论业余混双的不常见球路
时间:2015-12-26 点击数:518
羽毛球混双有更多不常见球路,因为1弱1强,防守形成两个不对称区域,进攻方就更需要动脑,而进攻方击球点有位置和高低的不同,打出的球有落点和高度的不同,球路就更多了。如果我们会打一些不常见球路,会让对方更难防守。此贴介绍业余混双中男选手的不常见球路,且都是右手握拍。当然水平高低不同打法也不同,如果你是防守时男女前后站位为主,那和我一样,如果是左右站位为主,那就是更高水平的比赛,可能就是另一套球路了。那么到什么水平可以选择左右站位呢?我觉得,只要女的接杀比较稳,并且移动较快,守半场不吃亏,那防守时就可以左右站位。但我了解的业余女的接杀男的杀球都不稳,偶尔有接杀好的,移动又不快,如果左右站位,人家连杀带吊的女的就吃亏了,所以还是前后站位的多些。下面讨论的球路,是职业比赛不容易看到的,但业余的要比职业的常见。先插个实用小技巧提提神:站在左场区接发球,不管对方是男还是女发球,如果他发到你左角,一般会向前迈步后反手击球,而此时如果你把球放低再击球,反手弹直线,低平一些,让球贴网贴左边线飞到左后场底角,会让对方被动,有可能直接得分,为什么?因为他被自己的女搭档挡住视线了。如果你观察对方2人的站位习惯,选择好击球点高度,会让对方男的视线被挡得死死的。但如果你在右场接发,用同样的方法效果就不明显,道理自己想,这贴重点不在这。如果大家想喜欢这种小技巧,请留言。常见球路大家总能看到,比如4个角、腰、网前等,我就不多说了,不常见球路不能总用,毕竟常见球路是最保险的,但如果你有手法,就不能不用,不常用球路看似危险,但用好了会打乱对方的判断。不常用球路一定要有手法,即不易被提前察觉,有突然性和准确度。再强调一下,此贴不适合新手,适合有一定手法的老手。以下描述接球位置,先说接球点在球场上的平面位置,再说击球高度,高度分低、中、高,低位是膝盖及以下高度,中位是稍微低于球网高度,高位是高于或平网高度。以下为我总结的不常见球路,也希望大家补充和讨论。一,右中前场低位接球。稍微优势,低点也有优势,因为比后场接球近网,手上的变化更可能让对方女的跑错。1, 挑直前腰。高度要过对方女选手,要贴边线,如果你之前这个位置的勾对角勾得好的话,对方女不会封得很直,但会封得很前,所以容易过她头顶。而对方男选手要上步,可能会在他的左中场中位反手接球,如果对方男的反手好的话,是对方优势。2, 挑斜腰。高度要比挑直腰高,同样,要把女选手骗到贴网、想封直线的位置,而男选手看到你发力了优先选向后跑,男选手要是接到了应该也是右中场低位接球。单打只有高远球没有“高近球”,而双打有,以上两个球路就是,打两人的前后结合部,容易让他们跑乱。二,左中前场低位接球。中势,因为你打直线会打到对方正手边,打斜线要经过对方头顶,此时对方女的会狠封你。1, 挑直腰。这个要比右边的更危险,也更不常用。挑轻了对方女的正手拍你,挑重了对方男的正手拍你。没有一定的手法慎用。我没用过,只见过2个人用得好的。2, 挑斜腰。相比右边的也不常用。 此位置最常用的有威胁球路是弹直线,平一些,贴网过,落点贴底贴边。三,右中后场低位接球 优势,因为比起中前场的球,你可以把球打得平一些,中前场,打平球就打网上了。此位置常用球路有很多。1, 抽斜后腰。抽得平一些,让前面的女选手就算拦到了也不能下压,落点不用贴底线,但要贴边。四,右中后场中位接球比较优势常用球路选择更多。1, 轻抽斜前腰。抽得要平,要贴网贴边线。注意不是吊球,是抽球。此时对方女的看你要发力,容易封直线并后退一些,这样就容易成功,但如果她预判和速度好的话,容易被拍。这也是打双方结合部的球,利用双方都想封你直线的机会打个斜线。这个我上图说明吧。
2, 重抽斜腰。球高度几乎贴网过,这个我称为“穿”,就是穿过对方女选手的防区,要球速快些,并出其不意,这个位置对方看你发力了,女选手可能会想封直线并后退些,准备头顶拦击,突然球平着飞右边了,如果急着打,容易失误,如果不打,男选手补位有点难。“穿”是业余混双甚至男双不常见球路里最常见的。职业双打也比较常见。这也算作打两人结合部的球,让对方两人似乎都能打,但似乎都别扭。